祠庙卷——攸县麻城包公庙
2013-10-23 15:06:21          编辑:颜洪 | 作者:欧家伏 丁才安 王厚成          浏览量:10642

  市上坪市城村的麻城包公庙,三面环山,一面近水,庙后青山簇拥,庙前田园广袤。形家赞曰:“聚攸醴萍三邑钟灵毓秀之气,纳广寒寨二峰形胜延绵之脉”。麻城包公庙在近500年的沧桑岁月里,几度兴废,而今庙宇辉煌,神威显赫,有湘东“小南岳”之称。是湖南省正式授牌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列为株洲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城包公庙久负盛名。据《麻城包公庙志》记载:明代嘉靖壬辰十一年(1532),江西龙虎山上清宫光瑞法师云游到攸县北乡望东市(今市上坪)荷花形(今市城村)开址立庙,石垒三间草庐,立宋代包拯 (民间称包公)神位,用药签给民众治病祛灾。尔后,明末思想家李贽的入室弟子湖北麻城学者悟震,在李贽被诬为“乱道惑世”自刎身亡后,为避朝廷株连而流落在江苏、浙江一带,三年后于明万历丙午三十三年(1605),辗转来到望东市。他见到荷花形这地方的自然地理特征极象他湖北老家麻城龙湖的形状,便在荷花形包公庙安顿下来。当时包公庙很简陋,悟震家裕,又想到有如此奇缘,便倾其所有家产用来修庙,同时到各地化缘募资,兴修包公庙正殿,塑立包公神像。为怀念家乡和恩师,悟震将荷花形改称“麻城”,袭用至今。

  改建后的麻城包公庙,又称“圣城”。庙中有庙,殿中有殿。上百尊神像,集儒、释、道各教,互尊共荣。每年农历八月举行盛大庙会,来自两省三县的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三教信众分别在大庙各寺院、宫观,依教仪顶礼膜拜。

  当地一峰法师(俗名欧阳天晖,邑廪生),曾为《荷花形异城》赋诗一首曰:“北江环抱泻清溜,甘棠远列画图开。纵有丹青描不就,灵秀钟毓一方来。”清代文士汤诒轩《麻城夕照》诗云:“龙图香火古麻城,向晚贪看返照明。村市炊烟忙过客,树梢残月倦流莺。红蒸天半霞千缕,碧漾江头水一泓。孝肃于今遗庙在,高瞻栋阁夕阳横。”

  清末民初,包公庙还开办过文昌书院、文徵学堂。据说,清末拔贡余世本、名医贺升平,民国将领丁德隆、刘少凡,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铁道兵少将副司令员刘克、中央燃化部总工程师汤炳光,都曾在此就读或执教。

  民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丁德隆旧地重游,与胞兄丁贤钦专程来到麻城包公庙,敬香还愿,引来了千余人围观,目睹丁将军在包公殿前顶礼隆祭包拯的热烈场面。事先他曾亲自驱车前往长沙,精心定制了湘绣龙袍一件,敬献给包拯大老爷(绣制的龙袍原物仍在)。同时,还制作了一块由他亲书“大道归一”四个镀金大字的巨幅匾额,悬挂在正殿中央。祭拜时,在包公殿前,鸣官金、奏民乐、放地铳、燃编炮、焚香烛、敬贡品,焚化楮钱10担、骏马10匹、官舆10辇以及一大批官服朝靴、凤冠霞帔,祈祷国泰民安。

  麻城包公庙历尽沧桑,先后八次被毁,十次重修。如今的仿古式庙宇建筑群,分别由包公大殿、左右旁殿、观音阁、文昌宫、关公殿、龙王宫、戏台、山门、食堂和数十间香房组成。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逐渐形成为以道文化为中心,集宗教信仰、旅游观光、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民间活动场所。“江南诗怪”颜真愚《麻城观光》赞曰:“青山绿水绕麻城,争羡神灵地亦灵。辈出人才新继旧,振兴经济利成名。自然美共人文美,城乡荣连古迹荣。今日欣逢尧舜世,弦歌处处颂升平。”

  作者: 欧家伏 丁才安 王厚成

责编:颜洪

攸县新闻
成长ABC
攸视频
直播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